山东山东惠民

[编辑]

2200多年前,今天的山东惠民一带就进入了秦始皇的视野,他“以东南有天子气,乃东巡于此,次舍厌之”。秦始皇在此设置了厌次县,要把这股“天子气”压住。

        惠民旧城北部至今横亘着宋代古城遗址,历经千年风雨,这些三合土筑成的城墙依然显示着它的朴厚与坚劲(见压题照片)。清朝诗人李熙龄《厌次古城》诗写道:“秦邑曾传厌次名,至今尤见有遗城。”无情的岁月带走了这座古城昔日的辉煌,而今只留下这默默无语的断壁残垣讲述着“规模之宏大,殿宇之华丽”的历史一幕。

        从“乐安州”到“武定州

        秦朝设县之后,厌次县城几经迁徙,北宋大中祥符八年(1015年)归属棣州乐安郡所辖,棣州治所八方寺即为今惠民县城所在地。为加强对北方的控制,抵御外侮,北宋崇宁元年(1102年),朝廷派工部尚书牛保督修棣州城。明嘉靖二十七年《武定州志》记载:“葺一州城,何以工部尚书行?盖棣州在宋为边境重镇之故也。”北宋时期,棣州是山东北部与辽国邻近的边疆重镇,战略位置险要,建设棣州城墙战略意义重大,工程之浩瀚,防守之坚固,史料多有记载:“周十二里,崇三仞有三尺,上阔丈余,基倍之。”这样的工程“九年克绩”,牛保为此殚精竭虑,竟致积劳成疾,病故于此。当地群众为牛保在城西20里择址建冢,以示纪念。后人有诗赞牛保曰:边防战乱出东京,戍马筑城抗辽兵;烽火翻滚身夭亡,军屯立冢流芳名。

        棣州古城地势险要,构筑固若金汤,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,千余年来在此发生的大小战事不下30次。明洪武元年(1368年)朝廷废除了厌次县,其地并入济南府所辖的棣州,而到了明永乐六年(1408年),棣州又改为了乐安州。但“乐安”的美好愿望并没有让这方土地变成平安的乐土。

        明嘉靖《武定州志》记载:“宣德中,汉庶人凭其地谋不轨,圣驾亲平之。”这段记载就是历史上很有名的明朝宣德皇帝“圣驾亲征”乐安州平定内乱的那场战争。当年,受封在此的汉王朱高煦(明成祖朱棣之子、明宣宗朱瞻基的叔叔)因对宣德皇帝不满,便在乐安州纠集其他七个王子,欲以乐安州为基地,造兵买马,密谋发动政变,夺取皇位。当时,乐安籍官员李浚正探父病居住在家乡,得知这一情况后,马上秘密回京上告朝廷。宣德皇帝朱瞻基闻报勃然大怒,于宣德元年(1426年)亲率10万大军兵临乐安城下,并在城北4000米处筑起高台(即今之筑跸台遗址)坐镇指挥。宣德皇帝命令军士发射类似大炮的神机铳,猛烈攻城,一时间,声震如雷,杀声冲天。在武力的高压之下,朱高煦众叛亲离,被迫投降。这场“叔侄大战”以宣德帝生擒汉王、胜利回京宣告结束,为纪念这次武力平定乐安州,遂改州名为武定州。

        胡集的万人大舞台

        昔日惠民有“燕齐门户、神京锁钥”之誉,城高池阔,四门巍峨,府衙森严,街巷交错,店铺林立,商贾云集,官马大道往来交通,遂成为鲁北地区重要的大都会。

        史书记载,宋朝时北方民间流传着一种音乐与唱词相结合的说唱艺术——说浑话,到宋朝末年,又流行起“鼓子词”,而此时,惠民城里每年都有书会,艺人们聚在一起切磋技艺、交流书目,“平话”在惠民一带非常盛行。到元初兵乱时期,艺人们把书会迁至惠民城东南七十里的胡集村。惠民胡集历史上商业发达,是方圆百余里的重要集镇,这里因“集”而成的书会距今大约有八百年的历史。每年元宵节前后,几百档说书艺人从四面八方云集胡集,登场亮艺,说书卖场经年不衰。

        在胡集书会肇始阶段,从南方来了一伙唱渔鼓的艺人,他们与北边一帮唱落子的艺人互不服气,对垒唱戏,犹如擂台较量。第二年他们又各自约来了更多的同行艺人,再次对唱,如此连续几年,艺人越来越多,观众也越来越踊跃,影响也随之扩大。艺人们慢慢意识到,艺术上相互竞赛交流是好事,但不能视同行为冤家,再说都是穷说书的,为了混碗饭吃,更不能互相拆台,应该和解团结。于是大家就约定每年农历正月十二来胡集聚会,借说书之便,畅叙友情、交流书目、传授技艺、拜师收徒、各续门户。

        胡集书会由“前节”、“正节”和“偏节”组成。“前节”就是在正月十二大集前,距此较远的艺人为了不误书会,常常提前几天在胡集村周围的村中演唱,行称“前节”。正月十二晚至十六晚为“正节”,这是书会的高峰盛期。十七日晚至二十一日晚为“偏节”。说书卖艺为糊口,艺人们都想卖个好场,书会期间每天早、中、晚三场书,艺人相当劳累。当年来胡集说书的艺人多达四五百档,他们不怕路途遥远赶到胡集划场子,济南、淄博德州沧州保定辽宁及本地的艺人在胡集各展声喉,西湖大鼓、梅花大鼓、木板书、毛竹板、沧州木板、相声、山东琴书、山东快书、渔鼓等艺术形式应有尽有,观众还可以听到冷门的过窑调、缰大鼓、河间大鼓、东路大鼓、数来宝等,一时间,胡集村每个角落声腔娓婉、鼓板齐奏、琴筝争鸣。艺人们说唱的书目各异,但都是拿手的传统看家戏,细说精唱,争取卖个好价钱。

        胡集书会是一场实实在在的“大戏”,艺人们都习惯在胡集村南首的大、小空场和巷尾演出,而最壮观的是,胡集村有一个宽23米、长达130米的干沟洼地,在这个“天然”大舞台中摆场子,艺人们纷纷脱下棉衣,捋起袖子,扯高嗓子,击鼓弹琴,拿出看家本领尽力献艺。这方乡音大舞台以天为幕,以地为台,你唱你的,他唱他的,说古道今,演奏着世代相传的乡音大律,尽情地释放和宣泄内心的欢悦和悲苦,真可谓“弦声嘈嘈如风吹竹林,书声朗朗似珠落玉盘”。书场周围上万名观众簇拥倾听,干沟洼地便成了一个波澜壮阔的曲艺海洋,那阵势真可谓气壮山河。

        词林英杰康进之

        胡集书会如此兴盛,究其原因,有人以为东方朔是这曲艺之乡的“祖师爷”。确实,汉代文学家东方朔为“平原厌次人”,他生来诙谐滑稽,在他生活的年代,“大隐隐于朝,中隐隐于市,小隐隐于山”,东方朔避世于朝廷,可谓“大隐”,看他的一生就如同看一部喜剧。
        到了元代,惠民出现了真正的戏曲作家康进之。康进之的生卒年及生平事迹都已不可确考,后世人评价他是“豪放激越”的“本色派”作家,元代钟嗣成《录鬼簿》将其列为“前辈已死名公才人”,可知其为元代前期杂剧作家。史载康进之作杂剧两种:《黑旋风老收心》与《李逵负荆》,如今只留下《李逵负荆》一剧。

        康进之是在惠民“曲山艺海”中长大的,他常与社会下层艺人往来,是一位不肯同统治者合作的“贤人”,对民众疾苦却十分同情。《李逵负荆》写酒店店主的女儿满堂娇被冒充宋江、鲁智深的恶棍抢去,李逵听说后,不加分辨回山寨怒斥宋江、鲁智深二人。李逵还立下军令状,同宋、鲁一起下山找人对质,真相大白后,李逵负荆请罪,宋江即命李逵清除两个恶棍,将功折罪。

        李逵是深受观众喜爱的戏剧人物,在康进之笔下,李逵天真烂漫,淳朴爽直,爱憎分明,见义勇为,胸怀坦荡,疾恶如仇,他还深深热爱着梁山泊的一草一木。戏中写李逵下山踏青游玩就十分生动:“和风渐起,暮雨初收。俺则见杨柳半藏沽酒市,桃花深映钓鱼舟。更和这碧粼粼春水波纹绉,有往来社燕,远近沙鸥。”“人道我梁山泊无有景致,俺打那厮的嘴。”虽然此时李逵的性格还未最后定型,但已经十分可爱,明代戏曲家孟称舜评康进之为“曲语句工当行,手笔绝高绝者”。后来元剧研究者都以康进之为“词林之英杰”,而赞誉《李逵负荆》是元代水浒戏中最优秀的作品。

本条目最后由 adwn8283 更新于2009-04-01 21:02:43 查看历史版本

城市名:
入住日期: yyyy-mm-dd 退房日期: yyyy-mm-dd
价格范围: 宾馆名:
什么地方?
入住日期: yyyy-mm-dd 退房日期: yyyy-mm-dd
餐馆
  • 关  键  字:
  • 出  发  地:
  • 价格范围:
  • 行程天数: